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我院2022-2023学年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1-22 15:53:57

专业:预防医学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

  培养适应我国预防医学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掌握预防医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健康促进及社区卫生服务等公共卫生相关领域的工作。培养具有全球公共卫生观念、满足现代化疾病防控体系需求的复合型预防医学专业人才。

  二、培养能力(专业基本情况、在校生规模、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等)

  1.专业基本情况

  本专业于200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20年入选国家和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拥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公共卫生专业学位(MPH)硕士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已构建完整的“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人才培养体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2020年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培育)。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二级学科是山东省“十一·五”及“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山东省重点实验室、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助学科。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全球前1%。

  预防医学专业培养标准为:(1)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开展疾病控制的基本能力。(2)掌握基础医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及基本技能。(3)掌握临床医学基本理论和知识,熟悉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防治技术,具有从事群体和个体预防保健及卫生防病工作的能力。(4)掌握开展人群流行病学病因调查、疾病监测、疾病筛查的基本能力。(5)了解卫生管理的基本原理及我国与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6)具备与公众、媒体等人员进行健康相关信息有效沟通的基本技能。(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计算机应用及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8)掌握一门外语,能够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9)了解预防医学领域的现状和发展动向,具有一定的学术鉴别力;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在校生规模

  本专业自2004年开始招收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学生。目前在读学生360名,60名为公费医学生。2023年招收60名学生。在校学生中,生源覆盖山东、天津、河北、河南、湖南、海南、吉林、山西、陕西、浙江、江西等省市。外省招生数量平均占当年专业人数的14.21%左右。截止到2023年,预防医学专业共培养本科生533名。

  3.课程设置情况

  本专业共设置7大类课程。主要包括(1)通识教育必修课程(39学分),(2)通识教育选修课程(10学分),(3)学科基础必修课程(83.5学分),包括学科门类课程(50.5学分)和专业大类课程(33学分),(4)学科基础选修课程(8学分),(5)专业必修课程(75.5学分),(6)专业选修课程(4学分),(7)特设课程(10学分)。

  本专业的主干学科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为: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环境卫生学、毒理学基础、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儿童少年卫生学。

  4.创新创业教育

  本专业配备2名专职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每个班配备1名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协助学工人员进行日常和学业管理。学院实行学业导师制,每个学生配备一名学业导师,在学业上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学院实行院领导联系班级制、班主任制、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相结合的育人模式。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多元/实践教育+集中实践教育”四大模块;通过增设《预防医学专业前沿讲座》、《早期社会卫生实践》课程,实施本科生“早接触专业、早接触科研、早接触社会实践”培养模式,落实“科教融合”理念,推动专业课程模块化建设,推动创新人才培养。2023年我院学生获批4项国家级、10项省级、17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在山东省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我院师生获得金奖1项。在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获省级三等奖2项。2018级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在“2023年山东省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中荣获预防医学专业赛道A赛道团体一等奖和专业赛道B赛道团体一等奖。4名本科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三、培养条件(教学经费投入、教学设备、教师队伍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现代教学技术应用等)

  1.教学经费投入

  2022-2023学年预防医学专业教学经费投入近百万元(包括教学设备购置)。

  2.教学设备

  预防医学基础课实验教学主要依托医学部国家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业实验教学主要依托公共卫生实验中心,同时拥有独立教学计算机房一个。公共卫生实验中心始建于2005年,目前实验室面积为620平方米。

  公共卫生实验室拥有的大型仪器设备包括:台式低温高速离心机、超低温冰箱、实时荧光定量PCR、二氧化碳培养箱、解剖显微镜、核酸蛋白快速检测仪、手掌型离心机、纤维素分析仪、台式恒温振荡器、双稳定时电泳仪、凝胶成象分析系统、高效液相色谱仪、小鼠迷宫实验系统、大鼠迷宫实验系统、化学发光成像仪、冻干仪等。

  3.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现有教职工74名,其中专任教师62人,94%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45岁以下的人数达78%,83%的教师拥有在非本校完成学历教育的经历;有海外学习经历的教师比例达47%。学院教师数量和专业结构趋于均衡。教师梯队、年龄、职称分布趋于合理。

  现有教授15人,副教授23人,助理教授38人。其中,首席教授2人,特聘教授21名。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48人。现有国务院学术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基金委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杰青1人,国家特聘青年专家2人,泰山学者2人,青年泰山学者4人。亚太临床营养学会主席、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全球2%顶尖科学家1人。国家一级学会理事长、副理事长3人,常务理事1人,理事3人;WHO营养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人,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营养专家组专家1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中国科协基础营养学科学传播首席专家1人;省级学会负责人及理事13人,《Asia Pacific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主编(SCI)1人、《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主编(SCI)1人、《Food & Function》副主编1人、国内核心期刊编委14人。

  于典科教授获评“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沈晓丽教授获评“青岛大学优秀教师”,姜启晓教授获评青岛大学“十佳班主任”。劳环卫与卫生毒理学党支部获评“青岛市五星级基层党组织”。鹿琳主持的“学习水体卫生,保护黄河生态”获山东省本科高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课程思政优秀案例,鹿琳主持的“《环境卫生学》思政教学改革”获青岛大学校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立项。姜启晓教授在中国毒理学会毒理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一届教师实验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2022-2023学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经费总额155万;山东省基金2项,经费总额70万;其它纵向基金4项,经费总额52.7万;横向课题7项,经费总额560.6万。合计各类科研项目18项,经费838.3万。2022年发表SCI收录论文138篇。本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强,学院所有教授、副教授100%为本科生上课。

  本专业教师积极将科研资源向本科生开放,依托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对本专业学生开展科研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并取得多项成绩。在师德师风方面,本专业教师始终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敬业爱岗、为人师表为基本准则,以终身学习、无私奉献为理想追求,兢兢业业,以身作则,赢得了学生的信赖与尊重。在教学团队建设方面,我们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分工明确、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教师队伍。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团队《食全.食美》、《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和《婴幼儿营养状况评价全流程仿真实验》3门课程入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医学统计学》获为山东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崔莲花教授作为副主编出版《预防医学》教材。明确管理体制,做到教学科研的各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有章可循,成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能,保证了教学过程中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4.实习基地

  本专业现拥有教学实习基地10余所。包括: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青岛市传染病医院、青岛市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达能特殊食品有限公司、新希望乳业、青岛市卫计委综合监督执法局、临沂河东区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即墨区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胶州市里岔镇卫生院、西海岸新区辛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青岛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等单位,主要分布在青岛、临沂、烟台、河南舞阳、即墨等地。

  第一阶段的临床教学实习主要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和青岛市传染病医院;专业实习的第一阶段在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专业实习的第二阶段在公共卫生学院各学系进行。

  5.现代教学技术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各个教学领域,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包打天下的单一教学方式,学院提倡教师综合多种教学手段,建立传统课堂教学与PBL、CBL、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线上线下教学并重的立体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相比,立体化教学模式具有更多的优势,包括:(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极大的增加课堂容量;(3)更能调动师生教和学的积极性。

  四、培养机制与特色(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合作办学、教学管理等)

  1.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

  学院教师积极开展公卫学术讲座和“公卫名师讲堂”,为本科生讲授自己的求学过程、成长经历及职业生涯规划;大力开展以“让优秀成为传统,行动胜于一切”院风院训为主题的学院文化教育;邀请校外专家开展暑期高端学术报告。丰富了教学内容,开阔学生们的视野激发了学习兴趣。

  学院对本科生全程实行学业导师制。对本专业学生开展与专业有关的科研训练,主要来源于专业教师的研究项目,通过相关实习及科研培训,本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均得到了明显提高。如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参加全民营养周活动,走进社区开展营养知识讲堂。本年度学院先后在青岛市西海岸辛安卫生服务中心和青岛市胶州里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实践教学基地,旨在为学生近距离接触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机会,学院通过实践教学基地,在夏季学期及寒暑假之际,配合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发挥学院专长,更科学系统的对当地老年人及慢病管理提供帮助,并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一平台,开展老年人认知,骨健康及膳食营养状况调查,开展健康知识宣传,传播健康生活知识,服务社会,促进健康中国行动的开展。学院“青鸽桑榆健康”志愿服务团在青岛市即墨区开展医疗卫生实践。该团队以“立足居民”、“入户服务”、“落于实处”为宗旨,举办“规避误区,健康生活”系列公益讲座,并且调研乡镇老年的生活情况,走访慰问失能或半自理老人。

  2.合作办学

  充分利用专业实习基地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健委卫生监督局的优质师资和现场条件,请相关专业的专家结合实际工作开展讲座,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提高预防医学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3.教学管理

  教材选用:预防医学教材选用实行校、院两级审批制度。目前预防专业核心课程采用的教材均为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依据学科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在相关教师指导下,通过师生教与学的共同活动,使学生掌握系统的预防医学知识、基本技能、发展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的多方面统一的教育过程。在预防医学专业阶段开设的主干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前期准备环节的细致性、开展教学活动环节的多样性、考核评价反思环节的深刻性,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按照培养方案制定,为了适应社会及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需要,2021年修订预防医学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报医学部、教务处及主管校长审批、备案。

  教学组织: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编写教学进度表,新任教师的试讲通过方可任课,按照课程教学大纲安排教学内容,按照进度表组织实施教学活动,调课需任课教师申请待批准后方可进行,课程教学结束后按照专课程大纲进行命题。

  教学督导学校、学院设有两级教学督导,不定期听课,学院领导及系主任也有听课要求,青年教师参加教学观摩课,保障教学秩序的稳定进行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价,督学对任课教师的评价,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对教师的评价,提高教学质量。

  五、培养质量(毕业生就业率、就业专业对口率、毕业生发展情况、就业单位满意率、社会对专业的评价、学生就读该专业的意愿等)

  目前,预防医学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分别是:继续深造、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事业单位、医院、企业、公务员等。学院自2013年独立建院以来,10年的继续深造率平均为73%,约60%的学生被985、211高校录取。90%的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工作胜任力感到满意。 

  正式就业率见表1。

表1 2014-2023年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年度

继续深造率

省同专业继续深造率

正式就业率

省同专业就业率

总体就业率

2014

74.07%

46.46%

92.59%

87.27%

100%

2015

57.69%

45.45%  

81.48%

68.48%

100%

2016

77.78%

39.58%

85.19%

62.3%

100%

2017

63.3%

36.72%

76.3%

33.2%

100%

2018

82.12%

50.85%

87.18%

63.49%

100%

2019

75.13%

47.51%

78.13%

56.48%

100%

2020

83.33%

43.31%

100%

50.22%

100%

2021

64.21%

38.16%

74.34%

13.32%

97%

2022

63.42%

36.61%

76.12%

23.15%

100%

2023

78.18%

32.72%

87.27%

未知

87.27%

  六、毕业生就业创业(创业情况、采取的措施、典型案例等)

  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常规的就业单位有:(1)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卫生监督;(3)出入境检验检疫局;(4)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5)医院;(6)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卫生行政部门;(8)企业(卫生监测及评价公司、保险公司、调查研究数据分析机构)。学院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政策、途径等方面的信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近几年的总体就业率为100%。

  采取的措施:1、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大一新生培养职业规划能力和素养,掌握职业规划的方法手段。2、开展夏季学期高端学术论坛,邀请本专业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给学生做学术报告,帮助学生探索专业发展方向,树立专业自信心和远大的职业目标。3、组织学生到本专业相关单位参加见习和实习,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未来的工作内容,为以后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七、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分析及专业发展趋势分析

  预防医学是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以人群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医学方法研究环境对健康影响的规律,实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为目的的一门科学。服务面向定位是立足青岛,面向全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能够满足公共卫生事业改革发展需要。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国人文化素养不断提高,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也由被动接受治疗转向主动预防、追求健康。随着“新医科”和“医学+X”概念的提出,2021版预防医学专业培养方案新增“大数据中的R语言”、“生物信息学”、“纳米医学”等课程,并对课程进行模块化设置,以满足学生未来工作的需求。

  八、存在的问题及拟采取的对策措施

  通过10余年建设,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内容及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条件改善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

  (1)教学成果奖少;

  (2)学生的人文素质需继续加强;

  (3)在线开放课程数量较少。

  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将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

  (1)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申报各级教学课题及教学成果奖。

  (2)加强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力争年内所有专业课程全部上线,并建成3门以上省级优秀在线课程。

  (3)以往的培养方案中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内容偏少,在新修订的培养方案中拟增加相关内容。

  (4)加强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课程思政。

上一条:我院第三批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推荐汇总表
下一条:公共卫生学院2023年招生指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