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发展 > 公卫青年 > 正文

哲学之思---19级预防一班举办第23次读书会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2-14 08:15:54

  黑格尔曾用7个比喻描述哲学,他说哲学是庙中的神、是厮杀的战场、是花朵与果实、是密涅瓦的猫头鹰、是下水学游泳、是同一句格言、是音调的和谐,其实每个人对于哲学都有自己的认识,2月7日晚7点,19级预防一班的同学召开了第23次读书会,讨论了“哲学”这一话题,同学们分享了有关哲学的电影和书籍。

  《心灵奇旅》这部电影用死亡来唤醒我们对生活一直忽略的最微妙的感知。其中最主要的哲理是“目标与意义并不是我们存在的目的,每分每秒的当下才是生活的意义”。佛教中有一句禅语叫“活在当下”,说得也是这个道理。

  《白日梦想家》是一部关于梦想、伙伴,勇气和爱的电影。男主华特是一个不敢行动而沉浸幻想的人,因为一次意外,他踏上了冒险之旅,最后找回自己的本心,开始贴近真实的生活,这些白日梦也慢慢地成为了现实。其实我们也常常因为自卑和懦弱停滞不前,不妨从梦中醒来,勇敢的拥抱现实。

  《无理之人》讨论了随机性与确定性。哲学教授埃布一生的信条即:世界是随机和偶然的。埃布他把偶然和随机奉若神明,却热衷于挑战它,甚至为了寻找难以捉摸的“决定性”去谋杀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或许,他的行为并不完全无理,而是由他的个性与道德观念决定的。

  《海上钢琴师》中但1900拒绝了这一切荣华富贵,决定留在船上,对他而言船是他的出生地,是他的象牙塔,也是他唯一能接受的生活方式。世界上有很多和1900一样的人,他们都是诚实对待己心的人,也因此拒绝诱惑,放弃虚幻,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

  哲学重视反思,关注人与生活,在对现实世界的反思中,哲学不断发现真实可亲的人,也不断贴近温暖惬意的生活。许多同学读了《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一书,也有许多感悟。

  有同学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的定义。旅行的意义不在于你遇到多少人,见到多少未知的风景,而是在某个瞬间,突然认识了自己。其实旅行就是自我陶冶和自我升华的过程,不管是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还是繁华热闹的西部都市,都成了认识自己的路径,当然也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当初为何出发。这正是对自我认识和自我觉醒的肯定,发现自我,明白自己心中所爱所念,幸福的模样便开始逐渐清晰了。

  也有同学对生活有了崭新的认识。我们生活、在生活中看待事物看待问题,需要感性方法和理性方法的统一。感性追求内心感受,理性则是指逻辑分析和科学理解能力。比如,感性的人骑摩托车兜风,看重的是骑行的快感、旅途的美景,而理性的人会想搞清楚摩托车的运行原理,以及发生故障时如何维修。如果感性和理性能够结合起来,一个人就能正确面对这个世界,找到心灵的宁静。

  哲学教人关注内心,呵护灵魂,趋向身心合一的宁静。先哲苏格拉底曾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哲思让我们重新审视关于生命之意义。班主任李老师讲到哲学的终极问题便是生死问题,哲学所探讨的正是生命的意义。对于物质的追求是有终点的,是会感觉到空虚和无聊的,在“断舍离”风行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应当多着眼于超越物质的精神生活,去阻止道德的堕落和价值观的坍塌。

  还有同学发表了对现实世界的反思。《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一书反思了理性对现代世界的伤害,希望用良质调和理性与浪漫的分裂,在物我两忘中达到认知的最高境界。作者所说的良质是这个世界的本源,是在物质和精神产生交集的那一刹那产生的东西,它是主观意识作用到客观的存在时所发生的事件。而“良质”的论述的结束,也就是冲突的调和,反思的升华。这种哲思的升华正是哲学的神韵。正如读书观物,一瞬间有所顿悟,胸中世界便豁然开朗。

  “用禅旅的心去摩旅,用摩旅的心过好现实中的每一天。”如果生活有所疑惑,不妨读一读哲学文本,也许疑惑便会散如风云,化雨成虹。


上一条:声情并茂——19级预防一班举办第24次读书会
下一条: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19级预防一班举办22次读书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