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叶酸与神经管畸形》这节课的学习,实现如下教学目标:
1、 掌握神经管畸形的发病原因、常见类型
2、 掌握叶酸的推荐摄入量、最佳补充时间、膳食中叶酸的主要来源。
(二)课程思政目标
1、 使同学们了解神经管畸形对新生儿、家庭及社会造成的危害,从而使同学们意识到,在未来毕业组建家庭后,做好这一疾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性。
2、 讲述人类历史上对神经管畸形的认知发展过程,使同学们意识到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促使各位在校同学积极努力地学习。
3、 讲述我国在神经管畸形预防方面做出的大量工作,增强同学的爱国热情。
(三)思政案例设计及实施过程
人类对神经管畸形的认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由最开始带有封建迷信特征的“鬼怪“,到将这一疾病描述为动物特征(”牛眼”、“鹰鼻“、“背部附着一条活蛇”)、最后随着解剖学及胚胎学的发展,使人们发现了神经管的存在,认识到该疾病的根本原因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神经管闭合不全导致。正是科学的发展使我们清楚的认识到了这一疾病的本质。而这一畸形一旦发生将会给新生儿、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影响。各位在坐的同学将来用不了几年就会结婚、成家、生孩子,到时候孩子的健康将会成为一个家庭的头等大事,因此做好这一疾病的预防工作尤其重要。
我国一直把居民的健康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1991年,“中美预防神经管畸形合作项目”启动,该项目历时 8 年,在山西、河北、江苏和浙江 4 省招募了28万余名研究对象。其中我国由北京医科大学(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大学医学部)牵头。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妇女在妊娠前后每天补充0.4mg叶酸最多可使神经管畸形发病风险降低79%。 该结果于1999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至此,人们对神经管畸形的主要病因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那就是母亲叶酸缺乏。关于叶酸的摄入量,中国营养学会给出了科学的建议建议:普通孕妇叶酸的推荐摄入量为每天600μg 膳食叶酸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