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学习这门课,我对威胁公共安全的传染病有更深的了解,以后再次发生时也能够做到早预防。”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林传齐说。
“一开始是因为疫情的原因,想要增加这方面的了解,现在我不仅收获了关于病疫的知识,还在活跃有趣的课堂氛围中交到了朋友,学到了人的生理心情有关的知识。”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刘喆说。
2020年12月16日晚的博远楼305教室,本学期最后一次《公共卫生与健康》通识教育课结束,同学们纷纷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与收获。
本学期《公共健康与卫生课》共开设18个班,选课人数1080人。课程入选学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并由学校推荐参评山东省高校2020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2019年新冠病毒疫情发生后,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铿锵打响,并取得了总体战、阻击战的决定性胜利,与此同时,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也让全社会增强了对于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的重视。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校公共卫生学院教职员工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学校的号召,缪力同心投入到抗击新冠疫情工作中。先是录制了科普微课,在中国慕课、学习强国两个平台上线,面向普通大众宣传公共卫生知识,又调集全院师资力量,开设了《公共健康与安全》选修课,秋季学期,面向全校开设了《公共健康与安全》通识教育课。
“新冠病毒疫情突发是全人类面临的一次挑战,但也是一次机会,它让我们认识到了公共卫生体系建立和公共卫生知识普及的重要性。我们公共卫生学院师生能做的就是向同学们向全社会宣传普及公共卫生的相关知识;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公共卫生不仅仅与疾病相关,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肥胖、饮食、生活习惯等等方面。”公共卫生学院书记张瑛说。
《公共健康与安全》课程在全国是首次建立,教师团队面临着“没有教材,没有先例”的问题。为了课程更好地呈现,整个暑假学院都在做准备,在全院的年轻教师里优中选优,最后筛选了六个课程小组负责授课。
每节丰富详实的课程,都需要大量资料作为支撑,而课程上所涉及的知识,都是老师们一个字一个字搜索学习得来。
作为一门选修课,要让来自各个专业的同学听懂并消化,就要求老师在讲授过程中将知识阐述得更加生动形象浅显易懂。在构思课程呈现形式时,学院充分调查同学们的意见,召开了15次座谈会,进行8次试讲,最终决定以“讲故事”的方式引入知识,将枯燥的知识融进故事中,寓教于乐。比如由“文学作品中的公共健康问题”引入:“你知道林黛玉得了什么病吗?从《红楼梦》提供的症状中我们能够判断她得了肺结核,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很多同学会好奇你是怎么判断的,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就把知识点记住了。”院长郑玉新说。
在前期试讲阶段,许多老师讲着讲着就讲到医学理论上去了。郑玉新多次要求老师们“15分钟的课,至少要讲10分钟的故事”,这是一个挑战,更是一次成长。
在接受采访时,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了王海涛老师,喜欢他的“幽默热情,能够把课堂气氛调动起来”;对于学生们来说,《公共卫生与健康》的教室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他们的“心灵按摩室”。第一堂课的时候,王海涛让同学们围成一个圈,互相介绍自己的五个特点,设置互动环节让同学们挑战自己的记忆力。经过第一堂课的“破冰”,大家的距离也慢慢拉近了,在课堂上的沟通与互动也越来越多。除此之外,课程也涉及一些心理健康的知识,帮同学们解压、克服焦虑等心理常见问题。在这里,不仅能收获关于病疫的知识,还在活跃有趣的课堂氛围中交到朋友,学到与人的生理心情有关的知识。
课程的定位是为了让学生学到防疫知识,但是在设计过程中,王海涛发现不能仅仅如此。许多学生希望在通识教育课上拓展自己的社交圈但苦于没有机会,《公共卫生与健康》课就提供这样一个机会,把教室作为增进人际关系的一个场所。王海涛本人表示,自己在备课过程中也来来回回折腾了很多次,力图让自己站在非医学专业的学生角度上思考如何讲这门课,如何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自己的讲课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公共卫生与健康》课程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生在线上收看课程详情,线下与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讨论。这也是公共卫生学院积极践行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一个举措。这样的课程,内容中承载着公卫学院对于关注学生健康、建设社会公共卫生体系的良苦用心;也在形式上无声地感染着同学们关注公共卫生,并为其奉献出自己的力量,这也是公卫学院一直倡导的理念———“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郑玉新说:“我们通过讲述各种疾病的防治措施,倡导同学们健康生活,通过有效的课堂传授方式,把公共卫生知识深入到每位同学的心里,我们的社会卫生体系才能更加完善、有效。”